close

四建築二A 

姓名:郭新蕾

學號:B10433320

指導老師:楊裕富博士

 

 

傳統建築作品:台南大天后宮

5  6  7  8

 

大天后宮 為台閩地區第一級古蹟,其建築的格局座東朝西,格局相當特殊,規模相當大宏大,建築共四進,主體建築分為兩排,正殿部分為四進式建築,虎邊則有一三進式的附建築,清楚的主從關係,佈局層次合理分明,建構精美富麗。

 

  主體第一進為假四垂重簷式的三川殿,主二殿採重簷歇山式屋簷,主三四進則為硬山式屋簷,旁邊附屬建築也採用硬山式屋簷,不搶走主殿的風采。
  台南大天后宮 的前身為明朝寧靖王府宅邸,建築的樣貌,雖多少有更動變異的部分和歷經幾次整修,現今廟宇的樣貌主要沿襲自1821年的大整修之後,依稀還是可以感受到當年寧靖王府的建築格局。跟一般廟宇不同的是,它多了幾分莊重、典雅的氛圍。
  在建築本身,台南大天后宮 就有配合地形地勢來做設計配置,建築由前往後逐漸升高。在拜殿的部分,更擁有全台最高大的捲棚式屋架,曲線昂揚,不用一釘而拱起,負荷萬斤而不傾,將傳統建築力學,發揮的淋漓盡致。不只建築精美、構造精巧細緻,三川門內,最引人注目的,莫過於灰白壁面上的彩繪。大天后宮 的彩繪壁畫幾乎遍布全廟,在廟宇內的繪畫,更出自台灣彩繪名家陳玉峰之手,均以民間故事做為寫實之藍本。此外,大天后宮 的廟門有身分地位的象徵意涵,十分特殊。而門內及廡廊下一些別具巧思的木雕細作,也都是令人驚喜的佇足點。 台南大天后宮 實為一個藝術寶盒。

傳統工藝作品:青銅雕塑

IMG_5418  3892936957_c21be965d3_z  150m  

 

朱銘 單鞭下勢

 

太極拳練至深時,實際上是無招無式。首重在”意”,陰中有陽,陽中有陰, 陰陽互換,自如自在。收勢之時也就是放勁前之準備,因此”收即是放”由虛至實由實至虛,必須連環不斷,萬一姿勢中斷,意識上也不能中斷,立刻連上,一氣呵成。

 

再回到「單鞭下勢」,因其式有起伏,勁力易斷,勁雖斷而意不可斷,更能見其難得之處。而朱銘刀下的「單邊下勢」,不拘泥於外在形態的精雕細琢,只追求意識流轉的完整呈現,樸拙不加修飾的刀法,塊面之間的不刻意經營,更能展現其氣勢與精神。
位序主從:雕刻與動態感的和諧。

 

陰陽調和:在無生命的材料上表現出生命的氣息。

 

氣韻生動:渾然天成感,以粗獷的表面,帶出原始感。

 

布局成勢:主重心於左方,使整體感覺偏左,賦予生命力。

 

文化符碼:以欲起身狀,代表著太極的靜與動之間的美感。

傳統繪畫作品:謝琯樵「蘭石」

1022912412_o  1022912390_o  1022912407_o  1076501510_l  

一、位序主從

以蘭花為主,石頭與書法為從,表現出位序主從的概念,是傳統「書畫合一」的最典型形式。作者一面書寫,一面調整安排,在疏密的考量中展開了形像結構,線條在抑揚、頓挫、轉折、長短、粗細中求得全面的變化。

二、陰陽調和、布局成勢

背景留白,空無一物,這又是傳統文人畫的表現概念,呼應了陰陽調和的「計白當黑」、「以空為用」,其旨在虛無空間裡,獲得無限的想像,「虛」做「實」用,傳達一種「可能性」,這亦正是布局成勢中的虛實原則的表現。

三、文化符碼

其上方落款:「旅窗無視,磨墨作畫,藉以消遣美喜為深巖壑,蘭蕙叢生,紛披水石,聞香風習習,從澗谷來,相對塵心盡滌,恍置身瀟湘沅灃間也。」以蘭花代表中原文士旅台多年,思慕故土的高潔心情,呈現文化符碼中語文轉化之造型符碼的概念。

四、氣韻生動

畫面中幽蘭散落孤石,蕭疏自然,飄逸灑脫中,顯現文人畫氣韻,寥寥數筆,濃淡有緻,深堪玩味。完美呈現氣韻生動的自然、神似的手法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achelllkuo 的頭像
    rachelllkuo

    rachelllkuo的部落格

    rachelllk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